曆史沿革(1952-1957)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發動機系(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前身)是北航最早成立的兩個系之一。從最初的發動機教研室發展到發動機組,再發展到發動機系,形成了系下設立發動機原理(301)、發動機工藝(302)、發動機構造(305)、熱工(306)和火箭發動機設計等多個教研室的基本格局。
此時期聘請多名蘇聯專家,幫助制定發動機設計專業五年制教學計劃,建設實驗室,制訂教材、教學大綱,開設了活塞發動機原理、噴氣發動機原理及構造等專業課。發動機系在建設起步階段采取了“教學改革與基本建設齊頭并進”的工作方針,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在教學中重視改革與實踐,科研工作則主要結合實驗室的建設工作開展,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曆史沿革(1958-1977)
學院名稱由飛機發動機系(三系)改為發動機系,簡稱四系。設置了飛機設計與制造、航空發動機設計與制造、高空防護設備和熱力學與傳熱學等專業,充分體現航空發動機特色。
1958-1962年專業設置
1958年各教研室人員
科研工作主要圍繞型号開展。先後參研北京一号、北京三号、北京四号、北航四号、北航六号等系列型号。型号上采用的渦輪螺槳發動機和火箭沖壓發動機,傾注了廣大師生的科研熱忱和心血。同時期,還開展了對J-69(WP11)的研究以及從英國引進斯貝民用渦扇發動機的仿制工作等,為後續科研與教學發展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
曆史沿革(1978-2001)
此時期是學院改革奮進的二十年。1992年,發動機系更名為動力系,航空發動機作為重點建設學科,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博士學位授予點,也是首批全國重點學科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之一。學院在原有42門本科必修課基礎上增設40門選修課,并開設研究生學位課、選修課各37門。
1992年動力系組織機構
科研方面,發明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并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建立支撐航發型号研制的低速大尺寸壓氣機實驗台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立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科研、教育工作者,新增院士1名。
曆史沿革(2002-2011)
2002年,組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下設4個教學單位及5個科研基地。學院設有3個一級學科和8個二級學科,其中,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二級學科在一系列學科評估中保持國内第一的位置;設有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含民航機務工程)和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含熱能與動力工程)兩個本科專業。
2011年學院組織機構
科研和實驗室建設方面,學院在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國家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承擔了大量課題,籌建了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
曆史沿革(2012-2022)
2012年,教育部批準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為全國首批“試點學院”,2019年學院獲批全國黨建标杆院系。學院下設6個教學單位及7個科研基地。承建2個一級學科和7個二級學科,擁有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3個本科專業。2012年,北航和中國航發集團牽頭,聯合西工大、南航等高校,獲批教育部“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2020年獲批教育部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2022年獲批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虛拟教研室。
針對重點型号發展需求,中國航發集團在學院設立了5個支撐團隊(全國8個)、2個聯合設計團隊(全國唯一)以及2個聯合創新中心。科研方面,學院獲批某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牽頭29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全國創新争先獎牌1項。
2019年,學院搬遷至沙河校區,開啟了學院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