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号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495秒後,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我國空間站的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後,大約需要13個小時來完成交會對接。之後将等待夢天實驗艙,共同承擔起建設國家太空實驗室的重要使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發射任務中,動力學院2006級畢業生宋揚擔任文昌航天發射場工程師、總體動力系統指揮員。宋揚2010年于我院畢業後,進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一年後主動請纓奔赴文昌參與文昌航天發射場建設。2016年,“長征五号”首飛,宋揚擔任前端負責人。做為總體動力系統指揮員,參與2021年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2022年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

與此同時,動力學院2022屆碩博畢業生也陸續開始入職報到,踏上人生“心”征程。心懷報國志,奮進向未來!讓我們一起領略動力學子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
動力學院流體機械系博士研究生,導師陳懋章院士、劉寶傑教授。研究方向為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設計技術與内部複雜流動,研究課題解決了超高負荷壓氣機效率和裕度不足的難題,推動了串列葉片壓氣機的工程應用,在校期間發表學術論文4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參加學術會議2次,曾獲得北航金質獎章(現沈元獎章),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和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報到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1所

動力學院熱能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導師宋知人教授、惠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航空發動機燃燒室設計;成功研發了TeLESS-III型低排放燃燒室,其NOx排放比CAEP/6标準降低65%,同時出口溫度分布指标OTDF低于0.25,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以學生一作身份發表SCI、EI共5篇,國家發明專利4項。曾獲獎學金包括行業貢獻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等;獲得的榮譽稱号包括北航優秀研究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三好學生、優秀研究生輔導員、優秀畢業生等。
動力學院工程熱物理系博士研究生,師從陶智教授、李海旺教授,博士期間緻力于微型空天動力推進系統高效化、智能化發展,着力突破微型能量收集系統理論、工藝與設計技術,研究成果發表SCI、EI論文(國際會議,EI收錄)6篇,曾獲得北航優秀畢業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等獎勵。
動力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導師李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激光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生期間擔任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輔導員,在校期間獲評“北航優秀研究生”、北航校級“三好學生”、北航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北航2022年“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号。
動力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導師甘志文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關于航煤二維射流火焰的航空碳煙生成機制以及變循環發動機加力燃燒室裡引射混合器的設計方法研究,在校期間發表過一篇SCI,獲得2022屆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的稱号。
動力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導師額日其太教授,研究方向為排氣系統紅外特性,研究生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在校期間曾獲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二等獎、北航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動力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導師白廣忱教授,研究方向為複雜機械結構可靠性分析,主要開展渦輪冷卻葉片多失效相關性可靠性評估方向工作,成果為發表一篇SCI論文(Q1,IF: 5.186)和一篇會議論文(中國航天質量論壇);在校期間,曾獲得北航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畢業生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