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第十七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全面提升辦學質量主線創新突破、奮楫争先、實幹笃行,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黨的建設等各項事業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奮力推動學院高質量内涵式發展!
引領
深入學習貫徹學校第十七次黨代會精神,召開學院黨代會,确定“1個目标、4大理念、7項任務”戰略框架,科學謀劃高質量發展路徑。深入實施黨建“四心”工程,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持續完善黨的領導、行政管理、學術治理、民主管理四位一體的制度體系。航推系支部入選全國高校黨建樣闆支部和“雙帶頭人”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心動”科教中心獲評北京高校黨建引領實踐創新示範項目,電推進系支部、航推博士一支部入選學校樣闆支部。博士生張權入選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标兵。學院獲評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弘揚“自強中國心”精神,創演《自強中國心》校園大師劇,組織第五屆“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獎勵評選。健全校友工作體系,走訪看望廣東、遼甯、四川等地校友,邀請校友秩年返校。

傳達學校第十七次黨代會精神

代表審議學院黨代會工作報告

航推系支部獲評全國樣闆支部等

“心動”科教中心獲評北京高校黨建引領實踐創新示範項目

《自強中國心》大師劇演出

72周年校慶校友返校

獲評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乘風航空基金”捐贈儀式
改革
全面推進學院綜合改革,突出黨建重引領、學科重交叉、科教重融合、治理重協同,橫向打通要素,縱向壓實責任,建立“任務-考核-績效”強關聯機制和内涵導向的資源配置機制。以重點問題和短闆弱項為突破口,開展體制機制改革;以學科平台團隊一體化建設為中心,統籌資源配置;以關鍵辦學指标為牽引,細化落實各級崗位職責;以完成度和貢獻度為标準,實施考核及薪酬績效管理。建強基層教學組織,成立型号創新中心、校企合作中心、國際合作中心,調整學術委員會組成。與7類團隊共46位團隊負責人簽訂目标任務書。下放考核自主權,激發各系及學科方向教學科研活力。關鍵指标完成率達到87.5%。

三橫三縱體制機制改革

部署學院綜合改革

簽訂各級各類目标任務書
交叉
加快建設學科新方向,推動學科平台團隊一體化發展。圍繞航空電推進與智能控制、航空綠色能源學科新方向,布局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新專業,建設電推進系、能源工程系新系所。根據學科方向發展需求分配招聘指标,配置各類資源,吸收全部7位學科方向帶頭人進入學術委員會。完成“新一代全數字化飛行器”科教協同創新平台建設和驗收,建立了發動機雲設計、虛拟裝配和虛拟試車等平台,支撐18門本研課程。與分析測試中心協同,實現高端科研設備共享。

加快建設學科新方向

雲設計、虛拟裝配和試車系統

高端設備共享

分析測試中心介紹科研設備

理論學習中心組走訪百度
貫通
紮實推進大中貫通,開展“啟航導師”項目,四川高考招生連續兩年第八,遼甯物理類(理科)位次提升。通專貫通開展大類專業分流宣傳教育,建設《航空發動機概論課》,組織師生交流午餐會、實驗室參觀、趣味運動會,航空航天大類排名前50%學生比例進一步提高。構建強基班、國際班、英才班、本博班四位一體試驗班體系,本博貫通卓越人才培養試驗班首屆招生36人。建設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教育部首批虛拟教研室,圓滿舉辦首屆航空發動機大賽。“心動”科教中心實現常态化運行,本研一體化實驗實踐課程體系完成建設,在科普教育、計算資源等方面服務師生超2000人次。健全論文質量全流程監控體系,2人獲校優秀博士論文,3人獲中國航空學會優博。獲全國“挑戰杯”“揭榜挂帥”特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37個。“智能推進實驗室團隊”獲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譚正紅獲青年五四獎章,趙世航獲研究生十佳,王政鑫獲沈元獎章提名獎、十佳志願者。

四川招生

遼甯招生

首屆卓越人才試驗班師生合影

師生交流會

雙院趣味運動會

心動大講堂

舉辦首屆航空發動機大賽

“揭榜挂帥”專項賽特等獎

“揭榜挂帥”專項賽一等獎
突破
堅持“四個面向”,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頂尖科研成果不斷湧現。發表Nature正刊、Nature /Science子刊高水平論文5篇,實現頂刊論文零的突破,相關成果受到主流媒體報道9次。“氫動一号”成功首飛,機器“昆蟲”走出科幻登上新聞聯播,太陽能動力微型飛行器創世界之最。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北京市自然基金本科生項目3項。科研投入連續五年保持較高水平。強組織的推進三個重點團隊科研任務。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建全國重點實驗室。

太陽光驅動飛行器Nature正刊

新聞聯播報道昆蟲機器人成果

固定源煙氣污染物控制領域重要進展登上Nature子刊

有機液儲氫功能材料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機器昆蟲人成果登上Science子刊

北航氫動一号首飛
綠色
成立國際合作中心,按照歐洲、亞太、俄烏白等三個闆塊有組織的開展“引進來”“走出去”等國際合作。聯合承辦第二屆國際綠色航空大會、第四屆多尺度熱物理模拟學術會議等,舉辦首屆北航國際氫能周系列學術活動。牽頭發起國際綠色航空協會氫能航空動力委員會。依托“111引智基地”,邀請外專來華交流共計40餘人次。組織派出教師出訪團5個,前往意大利、韓國、俄羅斯等地訪問,與香港大學、都靈理工大學簽署院級科教合作協議。開展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新加坡分校、俄羅斯國立石油天然氣大學、牛津大學等學生交流項目4項。教職工及學生因公出國(境)交流180餘人次。

首屆北航國際氫能周系列學術活動

赴韓國漢陽大學訪問交流

赴首爾大學訪問交流

赴莫斯科航空學院訪問交流

與香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都靈理工大學到我院交流

學生赴慕尼黑工大交流

學生赴慕尼黑工大新加坡分校交流
新高
堅持黨管人才,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充分發揮人才成長“四個效應”。根據學科方向發展需求,以唯實論壇為平台、“伯樂獎”為激勵機制,高質量完成人才人事工作。新增國家級人才4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思政工作和教師發展服務,圍繞“一聚焦四加強”成立學院教師發展中心。桂幸民教授獲學校“立德樹人獎”卓越獎。獲批“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航空航天教材研究)”,出版教育部新興領域數字教材6本。獲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高校優秀育人團隊1項、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1本。精心組織學院教學基本功比賽,實現青年教師全覆蓋。獲學校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3人,二等獎1人。

桂幸民教授獲評“立德樹人獎”卓越獎

闫曉軍教授獲評北京市教學名師

北京高校優秀育人團隊

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

舉辦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教師教學基本功風采
奔赴
設立校企合作中心,推進有組織的科研合作、碩博士聯合培養、教師企業實崗鍛煉“三位一體”校企合作新模式。全鍊條全方位實施行業思政,構建“興趣激發-情懷感召-事業驅動-條件保障”四位一體行業思政體系,實施建設課程思政、開辦航發系列講堂、構建“心動”獎學金體系等12項工作舉措,300餘名學生赴廠所實習實踐,航發系統就業率進一步提升。開展與航發集團、航天科工以及8所高校合作建設的15門核心課程的領域驗收。與航發集團、黎陽、黎明、南方、全四維動力、瑞合玄武等簽署人才培養協議、校企俱樂部、獎學金捐贈協議及社會實踐基地。

校企合作中心

赴中國航發商發交流

赴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交流

赴中國航發黎陽參加開放日活動

“燃動黎陽 築星啟航”晚會

“黎明杯”研究生新生籃球賽

關鍵領域工程碩博士核心課程驗收工作會

中國航發南方獎學金、獎教金頒獎儀式
紀律
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同推進綜合改革、人才培養大讨論一體部署,深入學習《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及時傳達學校警示教育會暨紀律黨課精神,共建聯學推動重點工作,以高質量黨紀學習教育保障學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學院安全管理,建立實驗室準入制度,實現常态化巡檢和制度建設,開展14次院級安全檢查。高質量開展保密教育,梳理保密工作業務歸口,壓實各系保密管理責任,推進保密文化建設。通過全院大會定期培訓和重點人員談話提醒等,強化教職工行為規範。

傳達部署黨紀學習教育

學院黨委書記講紀律黨課

國家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培訓與應急疏散演練

校園安全教育

保密教育
成果豐碩的2024年,為2025年的嶄新啟航築牢基石。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讓我們懷着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傳承弘揚“自強中國心”精神文化,踔厲奮發,挺膺擔當,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為能源動力領域做出新貢獻!祝每位師生所願皆所成,多喜樂、長安甯!2025,我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