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7月5日,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心起點實踐隊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貴州省安順市岩臘鄉龍潭村開展“跨越山川,攜手黎陽”主題支教調研活動,積極探索校企合作鄉村振興新模式,助力航發企業鄉村振興工作向前行。
心起點貴州支教調研回顧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曆史性任務。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着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振興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教育的職責和使命。本次實踐中,心起點實踐隊充分應用校企合作平台,在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公司、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岩臘鄉龍潭村村委、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的大力支持下,将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育人目的落到何處,敢于追夢、勇于追夢。
在為期10天的實踐過程中,心起點11位隊員為龍潭小學一至四年級共56位學生開設19門課程,總計57節。其中基礎教育課程,包括語文課12節、數學課12節、英語課6節,總計30節;素質教育課程,包括音樂課4節、美術課2節、科學課5節、思修課3節、書法課4節、曆史課1節,總計19節;空天教育課程,包括教授課堂2節、航模課1節、空天德育課2節、空天智育課3節,總計8節。
同時,隊員們廣泛入戶走訪,走訪村民超過30戶,對各級政府領導開展座談3次,舉辦籃球賽、政策講堂等鄉風文明建設活動10餘次。實踐隊通過多方采訪調研探求當地發展變革之道,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塑造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灑一束微光——鄉村支教紀實
Part.1
攜手航發企業,共助鄉村振興
貴州省安順市岩臘鄉龍潭村是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公司定點駐村幫扶的村寨,當地兒童留守情況普遍,師資力量匮乏。
本次“跨越山川,攜手黎陽”活動,心起點實踐隊攜手黎陽公司,共同助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岩臘鄉鄉村振興,是校企合作的又一重要進展。本次活動緊密結合中國航發黎陽及北航動力學院特色,開設了心起點精品航發課程,設計了中國航發特色創意禮物,大力發揮了中國航發黎陽企業優勢,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校企合力助力鄉村振興,探索了校企合作鄉村振興新模式。
Part.2
肩扛責任力行,譜寫未來篇章
在開展實地授課前,隊員們積極了解鄉村兒童的知識掌握能力等基本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講課節奏,将航空航天知識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力求每一位同學都有深刻的感受與啟發。30節基礎教育課程,19節素質教育課程,8節空天教育課程,有限的是一位位小老師的講述課程,無限的是隊員們對支教事業的付出與熱愛。于弱冠桃李之年,心起點隊員們懷抱着一顆青春奉獻的赤誠之心,不畏艱苦,勇挑重擔,主動投身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Part.3
用愛澆灌教育,繪就幸福藍圖
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有靈魂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還體現在課外活動裡。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隊員們積極開展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運動,鍛煉體魄,強身健體。同時進行文藝排練,帶領同學們唱歌、跳舞、繪畫……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藝術的熏陶。隊員們很快與孩子們相得甚歡,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做課間操,陪他們一起晨讀,與他們進行心靈間的交流。用愛澆灌教育,播撒愛的種子。孩子們一張張紅潤的笑臉溫暖隊員們的内心,隊員們在努力為孩子們繪制幸福藍圖的同時,也被他們的愛意所包裹。奉獻真心傳愛意,回報幸福倍沾身。

Part.4
攜手天使展翼,打造精神家園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山區兒童來說,讀萬卷書尤為重要。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心起點實踐隊主動聯系相關公益基金會,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呼籲北航學子捐獻書籍雜志,為孩子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截止2023年7月16日,在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已累計募捐圖書539冊。隊員們利用在鄉的空閑時間整理小學内的圖書室,将适合孩子們的書籍一一選出,整齊排列,打造山區兒童廣闊溫馨的精神家園。

識一方水土——鄉村調研紀實
Part.1
廣泛入戶走訪,考察風土民情
每天下午放學後,隊員們都會陪伴孩子們回家并進行家訪,山路萬裡,初心湛明。在村民家中,我們圍繞住宅條件、家庭收入、用水情況、教育觀念、生育觀念、對孩子的未來規劃等和村民們深入交流,得到28篇總計20000餘字的家訪記錄。通過入戶走訪梳理,我們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們的家庭情況以及當地鄉村振興的開展情況,明确了當地進一步發展的難點所在,為當地鄉村振興持續發力、持續破局打開了新的思路。
Part.2
細緻全面調研,把握發展情況
為了從整體上把握當地鄉村振興的成果和難題,我們分别采訪了鄉委書記與駐村第一書記,在鄉和村的兩個層面上進行了更全面的考察。鄉委書記向我們介紹了當地的種植模式、土地資源、水資源、教育資源、人才資源、文化資源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及方向,在駐村第一書記處我們則了解了黎陽大力的幫扶舉措和眼下種植業擴張遇到的瓶頸。為了将調研落到實處,我們進一步采訪了當地的鄉村振興帶頭人,切實理解了他們當下的難關,這使得我們的調研更具現實意義。

Part.3
探訪苗寨傳人,助力文化傳承
當地作為苗族聚居區,有着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支教期間,我們前往青杠林蒙正苗寨拜訪了苗族文化傳承人。經過苗寨傳人細緻的講解,我們從頭飾、服飾、樂器、禮器、舞蹈等多方面深入了解了當地頗具特色的“竹王”文化、喜喪文化。同時也交流了當地蠟染文化在現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功經驗,對今後當地旅遊業依托自身豐富文化資源蓬勃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Part.4
鄉風文明建設,共促鄉村振興
在支教調研期間,實踐隊員聯合當地村民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切實提升農民素質和鄉風文明程度。隊員們為年久失修的籃球場重新測量劃線,與村民開展籃球友誼賽,借貴州村BA的爆火激發農民的運動熱情。七一建黨節,隊員們同村民黨員一道舉行升國旗儀式,前往當地愛國教育點“紅軍岩”聆聽紅色故事,重溫入黨誓詞。隊伍裡的學生黨員為村民們開辦“三農”政策講堂,幫助農民樹立發展信心。露天電影、篝火晚會,實踐隊員們精心準備節目,學習苗族舞蹈,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生發激情,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活動結束後,心起點實踐隊收到了來自貴州省安順市岩臘鄉龍潭村的感謝信。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得到了各界的廣泛好評,為日後的長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