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名師講座,曉王牌動力!5月8日-5月14日,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專業宣傳周火熱來襲。在這一周的時間裡,學院組織專業宣講、實驗室參觀、動力午餐會、朋輩交流等活動供大家全面深入了解王牌動力。
01 一周打卡活動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認識動力學院,吸引更多的同學們參與到動力學院的專業宣傳周活動中來,動力學院組織開展一周打卡活動。
活動類型
1、院長論壇、專業政策介紹、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介紹、空天智能電推進專業介紹、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2、午餐交流會、朋輩宣講、實驗室參觀。
3、專業宣傳日、外場活動。
4、院士有約、校友講座。
獎勵規則
參加任意一場活動即可獲得打卡活動單。完成兩項可獲得文創小禮包,完成四項可獲得文創大禮包,完成六項可獲得文創大禮包+暑期随隊走訪企業 (優先考慮進入動力學院的同學)。


兌獎時間及地點
國實F708
5月14日14:00-17:00
02 專業宣講
專業宣講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闫曉軍院長介紹學院整體情況;第二部分詳細介紹本科3個專業方向,每場講座後均有提問環節;第三部分孫大坤副院長介紹專業設置、培養方案以及保研政策。
5月8日 星期一 19:00 — 20:30
院長論壇
主講人:闫曉軍
地點:詠曼劇場
5月9日 星期二 19:00 — 20:30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主講人:石多奇
地點:詠曼劇場
5月11日 星期四 19:00 — 20:30
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專業介紹
主講人:黃建媚
地點:沙河主樓F703-1
5月12日 星期五 19:00 — 20:30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宣講
主講人:李挺
地點:沙河主樓F703-1
5月14日 星期日 19:00 — 20:30
培養方案、政策講座
主講人:孫大坤
地點:沙河主樓F703-1
03 實驗室參觀
動力學院擁有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航空發動機數值仿真研究中心,航空航天實驗教學中心等11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獲批教育部“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首批入選教育部“2011計劃”。為了滿足同學們對現場科研的好奇心,本周我們開放了五個已建設完成的實驗室,航發院也開放了未來航空發動機協同設計中心:
智能推進實驗室
負責人:闫曉軍
智能推進實驗室由聶景旭教授在北航建校之初創立,前身為航空發動機結構強度振動教研室(405教研室)強度組。實驗室設有:高溫結構力學(F104)、智能材料與結構(FS239)、航空電推進(F212)、航空新能源(FS243)四個研究方向。實驗室在國内最早開展斷裂力學和損傷力學理論研究及其在航空發動機上的應用,完成了我國10餘型航空發動機的渦輪定壽工作;設計了我國首個航天形狀記憶合金智能壓緊釋放機構,并應用于北鬥、天舟、東方紅四号等19型航天器;發現了一種微梁"自激振動"現象,并成功應用于微型機器人領域。獲得了包括某重大專項、軍科委重點創新項目、工信部民機科研、科工局基礎科研重點項目、自然基金等國家項目的支持。團隊PI為闫曉軍教授,另有全職教師5名,博士後1名。

内流測試技術實驗室
内流測試技術實驗室正在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低速大尺寸多功能渦輪試驗台、跨音速平面葉栅試驗台、低速雙級軸流壓氣機試驗台、亞音速探針校準風洞及穩動态三維流場測試系統,負責人馬宏偉教授主要開展壓氣機、渦輪等内流動測試技術、流場診斷、流動機理研究,發展了多種國際領先的壓力探針、溫度探針、PIV、熱線等穩、動态流場測試技術,在發動機預研、綜合整治和排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流體與聲學工程實驗室
負責人:孫曉峰、孫大坤
流體與聲學工程實驗室成立于2000年,一直從事氣動聲學、葉輪機非定常空氣動力學及氣動彈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統地發展了航空發動機噪聲預測及控制方法、航空推進系統穩定性預測及控制方法以及燃燒不穩定性理論和控制方法。在計算氣動聲學及高精度數值模拟方面也發展出獨特方法,提出了一種計算運動邊界問題的譜方法,在氣動聲學,氣動彈性流固耦合問題中得到應用。此外,在波渦相互作用以及多孔闆聲阻抗模型方面做了系統性的研究工作,所發展的波渦相互作用模型對國際同類研究有顯著影響。團隊PI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孫曉峰教授,另有全職教師9名,博士後3名。

未來航空發動機協同設計中心
依托工信部某基礎科學中心、教育部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和科工局吳大觀創新中心,于2021年3月19日在北航沙河校區由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揭牌建成1500平米未來航空發動機協同設計中心,中心設有1個大型協同環境和9個協同島,可容納120人協同開展航空發動機設計。
該中心緻力打造飛發戰一體、多專業一體、跨代一體和科研、人才培養一體等體系化發展格局,通過引入校企協同、校校協同、院院協同、跨學科協同等協同化創新機制,探索建立未來航空發動機正向研發體系和基于複雜系統協同設計平台的管理體系,通過整合生産環境資源和基礎研究資源,實現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層面的協同和閉環,促進學科融合及關鍵技術創新。

飛機/發動機綜合系統安全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負責人:丁水汀
飛機/發動機綜合系統安全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10年,主要聚焦航空發動機安全性設計與适航驗證技術,尤其是圍繞先進航空發動機"強整體、強耦合、強非線性、強瞬變“理論特征,形成了以傳熱-材料-強度-制造學科交叉、與安全性設計和适航驗證融合的特色研究方向。目前,本實驗室承載的研究主題包括:強瞬變熱載荷下壽命限制件的失效機理分析技術(F207右);基于主動熱管理的新型渦輪盤構型方法(F103)。近年來,團隊承擔以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工信部民機專項、某重大專項等為代表的二十餘項國家級項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并成功應用于6個國家重點軍/民用型号,獲得中國航空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目前,團隊PI為北航能動學院科研副院長李果教授,另有全職教師2名,博士生11名。

04 動力午餐會
為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動力學院,提供學生們與動力學院導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幫助大家順利完成專業選擇,動力學院于5月9日、10日、11日、12日、14日12:00-13:00,在沙河主樓F703-1開展午餐會交流活動,為大家提供午餐,可以與專業老師面對面交流,歡迎大家積極報名!

如果上述活動依舊無法滿足你對動力學院的好奇,那麼不妨來看一看朋輩宣講,從同齡人的角度來認識動力學院。此外動力學院還組織了院士有約、總師進校園、校友講座等活動,歡迎同學們積極掃描二維碼報名!

以上為動力學院的專業宣傳周主要活動,歡迎各位同學關注公衆号“北航動力學人”獲取更多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