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學校黨委工作部署,把全院師生的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動力學院黨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報告會。11月23日下午14:30,動力學院黨委邀請我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專家陳光教授作首場報告,報告主題是“舌戰蘇聯老專家取得全勝-記圖-154客機低壓渦輪轉子爆裂故障分析工作的前前後後”。動力學院黨委書記董卓甯等學院班子成員,以及全院師生黨員等參加了會議。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方志主持。

陳光教授詳細地講述了舌戰蘇聯專家的始末。陳光教授經過缜密的分析,自制“試驗器”多次重複試驗,最終利用深厚的專業知識找出故障原因。為了讓蘇聯專家摒棄對中國科研的傳統落後觀念,陳光教授拿出詳細的實驗數據,用模拟實驗試樣和故障圖樣相對比,最終有理有據地批駁了蘇方錯誤的觀點,說服蘇聯專家采納了中國提出的建議,為這次意義重大的排故工作劃上圓滿的句号,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陳光教授的報告帶領師生回顧了學院的光榮曆史,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大家,要有不懼權威、敢于質疑的态度。同時,也要嚴謹求實的去探索實踐真知。他的報告充分調動了大家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情,充分讓師生感受到了自強中國心精神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力量。報告結束後,師生們踴躍提問,陳光教授一一進行細緻的解答。師生們紛紛在留言區寫下對陳光教授的感謝之情。

此次報告會讓許多動力學院的同學有了深刻感悟:
優秀感想
陳光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老前輩,科學的探索求真精神不是一紙空談,它是指引我們探尋真理、看清本質的關鍵工具,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假使我們不鑽研、不進取,就得不到科學的真理,技術也就不能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鬥,在今後我會一直以陳光教授為榜樣,秉持務實求真的學習态度,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不斷開拓創新,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萬 傑
為了分析低壓渦輪轉子爆裂故障的原因,陳光教授别出心裁,創新性地用網球筒做試驗件,通過打氣以模拟真實過程中加壓的過程。陳光教授創新性的模型讓實驗分析變得更加簡單,最終成功分析出了故障發生的原因。作為未來航空科研領域的一份子,這使我更加體會到了創新的重要性。做科研需要的是創新,隻有創新才能發現新的現象,提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為新時代的北航學子,我們肩負着未來航空領域科研的重任,我們更要敢于拼搏、勇于創新,努力在科研的賽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績。
——房金豹
進入北航進行讀研學習後,第一次聽的講座就是陳光教授在主樓講授的“從近期五起斷軸故障談發動機的安全設計”,當時陳光教授為我們介紹了發動機安全設計的重要性以及設計方法。陳光教授在兩個多小時講座裡,熱情飽滿,字字句句都體現着着陳光教授一生對航空事業、對發動機事業的熱愛與赤誠。這次講座,陳光教授仍然認真負責地向我們年輕學生傳授着知識。看到陳光教授以九十多歲地高齡仍在為航空事業做出貢獻,我們青年人應該更加努力學習,争取讓國家的航空事業更上一層樓。
——王夢磊
聽完這場報告,我受益頗豐。我認為這場報告令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陳光老教授教導學子們要不畏權威,敢于挑戰權威,在蘇聯工業實力遠勝于中國的時候,陳光教授他們不畏懼蘇聯專家的權威,敢于提出質疑,并且經過反複多次的驗證,得出了正确的結論。這樣的精神也激勵我們在學習時要實事求是,敢于質疑,艱苦鑽研,不輕易向困難低頭,努力學好理論知識,争取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更好地傳承“自強中國心”精神。
——郝偉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