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院動态 >> 正文

【動力丨喜報】北航動力學院學子在AIAA國際本科生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中再次奪冠

發布日期:2022-10-21    作者:     來源:     點擊:

2022年10月17日,北航動力學院2018級本科生方玺龍、姜國河、宋世英、覃子宇、馬文豪在指導教師陳敏教授、桂幸民教授的精心指導下,經過6個月的辛苦準備,在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國際本科生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中獲得冠軍,這是自2017年以來,北航學子在此項賽事中第三次闖入決賽,第二次獲得冠軍。

來自GE、羅羅、NASA等公司和機構的學者組成的AIAA組織委員會充分肯定了北航學生提交的《針對“協和号”超音速客機的引擎設計方案——BH-22》的合理性和先進性,在衆多參賽團隊的設計方案中确定其為第一名,并做出高度評價。

在評審建議中,評審專家這樣寫到:

“Your report shows you have a goo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gas turbine engine cycles and turbomachinery…Your work i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most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報告展現出你們對燃氣渦輪循環和渦輪機械非常好的理論理解,你們的工作比大部分的本科生要出色許多)

“your team's proposal was a lot better than any of the others”(你們團隊的設計方案遠遠優于其他隊伍)

在本次比賽中,北航參賽組選擇的賽題二要求參賽者為一款著名的超聲速客機——“協和号”設計下一代超聲速客機用發動機,以替代協和号之前所采用的Olympus 593發動機,在滿足原有推力要求下,進一步追求低噪聲、小尺寸、低耗油率。北航團隊根據低噪聲和小尺寸兩個側重點提出了BH-22-A和BH-22-B方案,對壓縮系統、燃燒室、渦輪的氣動方案和結構方案進行了一維設計,完成了整機的匹配工作。相較于“協和号”的原型機,新設計方案的油耗與噪聲均大幅下降;在設計中,團隊分工明确,并創新性地提出了“一個前提、兩個關注、一個評價”的方案設計方法,完美的滿足了RFP(Request For Proposal)所提出的要求。

比賽冠軍獲獎證書

團隊合影(左一陳敏教授,左二馬文豪,左三覃子宇,左四方玺龍,右一桂幸民教授,右二宋世英,右三姜國河)

指導老師與參賽學生進行小組讨論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AIAA)于1963年由美國火箭學會和美國宇航科學學會合并而成,其前身可分别追溯到1930年和1932年,AIAA的使命是推動航空學和航天學領域中科學、技術、工藝的進步,并培養和鼓勵那些為此事業而奮鬥的人們的專業精神。發展至今,AIAA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緻力于航空、航天、國防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進步和發展的專業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的學會。AIAA基金會每年面向全球組織衆多航空航天領域高校的學生參加比賽,允許學生們對模拟現實世界問題進行理論工作,并經曆真實的主要設計步驟、确定假設的解決方案,并評估有效性,最終形成針對設計需求的設計報告。其中的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是航空領域參與學生人數最多的項目之一。

2017年,我院團隊首次參賽,獲得亞軍;

2018年,我院團隊首次獲得冠軍,刷新了該國際賽事創辦以來中國學生獲得的最佳成績。

2022年,我院團隊再次獲得冠軍。

獲獎團隊成員介紹:

方玺龍,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18級本科生,現保研至北航-克蘭菲爾德大學聯合培養。曾獲得北航五四獎章提名獎、首都挑戰杯競賽特等獎,馮如杯創業競賽金獎等40餘項獎項。本次比賽任團隊隊長。

姜國河,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18級本科生,現直博至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曾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國家獎學金、馮如杯科技競賽二等獎等獎項。

宋世英,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18級本科生,現直博至北航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曾獲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二等獎、國家勵志獎學金、馮如杯創業競賽金獎、學習優秀獎學金一等獎等獎項。

覃子宇,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18級本科生,現直博至北航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曾獲國家獎學金,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馮如杯科技競賽一等獎等獎項。

馬文豪,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2018級本科生,現保研至北航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曾獲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優秀畢業生,飛豹杯比賽團隊冠軍(2次),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動力杯”競賽三等獎等獎項。

盡管遇到了時間緊迫、工程設計經驗缺乏等許多困難,但設計團隊仍圓滿的完成了設計工作,并取得了231.19的高分(滿分300),對于本次比賽,他們這樣說:

方玺龍:這次比賽是了解發動機設計過程,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開拓了視野,鍛煉了能力,為我今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我也感受到我國發動機事業取得如今成績來之不易,期待今後也能與中國心的強勁脈搏共振共鳴。

姜國河:獲得國際比賽冠軍的成績,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努力,更離不開具有國際頂尖航空發動機專業北航動力學院的培養。也望以此次比賽為我本科生活之落幕,為漫漫科研路之揭幕。

宋世英:通過此次比賽,我們不僅深度運用了發動機設計的相關知識,還在彼此之間激烈的讨論和碰撞中體會到發動機設計需要各部件間大量的妥協與權衡的特點。從中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分工協作能力會對我未來的工作産生很大幫助。

覃子宇:在這個比賽過程中,嘗試對以往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加深了對相關内容的理解。可以對航空發動機有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更好地體會了團隊合作、溝通和疊代的過程。

馬文豪:我們的付出赢得了優勝,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這離不開團隊裡幾位同學的通力合作與充分交流,可以說是團隊精神的體現。這個漫長的過程不僅全面鍛煉了個人能力,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快速鍊接

版權所有 © 2021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高教園南三街9号   電話010-617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