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上午,北航動力學院2014級本科生王英軍、郭明皓、胡譽在指導教師陳敏副教授、李琳教授、陳江教授、唐海龍教授、朱之麗教授的精心指導下,經過7個月的辛苦準備,在美國辛辛那提舉辦的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國際本科生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的複賽答辯中穩定發揮,獲得冠軍,刷新了該國際賽事創辦三十多年來中國學生獲得的最佳成績。
來自GE,羅羅,NASA等公司和機構的學者組成的AIAA學生比賽評委會對全球提交的18份設計方案進行了詳細評估,在通過函評的10份方案報告中充分肯定了北航學生提交的《下一代超聲速客機動力CJ-3000渦扇發動機概念方案》的合理性和先進性,确定其進入全球前三甲,并受邀參加7月9日-11日召開的AIAA推進與能源(Propulsion and Energy Forum)論壇,在論壇上進行現場答辯。三位學生的現場答辯思路清晰,很好地解釋了評委的問題和疑問,得到了評委們的一緻認可。
AIAA燃氣渦輪發動機部門主席、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教授Jimmy Tai博士(左一)和AIAA本科生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主席Andrew Yatsko博士(右二)與學生團隊合影
答辯結束後,3位學生受邀參加主辦方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BP(Air Breathing Propulsion)分委員會的會議晚宴。來自NASA的學者、AIAA榮譽和獎項(Honors and Awards)部門主席Jeff. Flamm博士與學生們共進晚餐,并就未來超音速動力研究方向進行交流。出席晚宴的全體學者向包括北航團隊在内的獲獎隊伍表示祝賀。在晚宴結束之後,美國西南研究所(SwRI)NPSS團隊專門就發動機軟件設計工具的使用和3位同學展開讨論。
NASA 學者、AIAA榮譽和獎項(Honors and Awards)部門主席Jeff. Flamm博士與學生合影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于1963年由美國火箭學會和美國宇航科學學會合并而成,其前身可分别追溯到1930年和1932年,AIAA的使命是推動航空學和航天學領域中科學、技術、工藝的進步,并培養和鼓勵那些為此事業而奮鬥的人們的專業精神。發展至今,AIAA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緻力于航空、航天、國防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進步和發展的專業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的學會。AIAA基金會每年面向全球組織衆多航空航天領域高校的學生參加比賽,允許學生們對模拟現實世界問題進行理論工作,并經曆真實的主要設計步驟、确定假設的解決方案,并評估有效性,最終形成針對設計需求報告——RFP(Request For Proposal)。其中的航空發動機設計大賽是航空領域參與學生人數最多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