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我院闫曉軍教授、張小勇博士編著的《形狀記憶合金智能結構》已于2015年1月正式出版發行。
形狀記憶合金在環境溫度變化時會發生内部材料相變,引起明顯形狀變化,具有“形狀記憶”和其它優良物理性能。在結構中使用形狀記憶合金,通過合理設計,可以使結構主動、自适應地改變幾何、剛度、連接、阻尼等特性,實現“智能化”。常見的形狀記憶合金有NiTi合金、CuZnAl合金、CuAlNi合金等,本書選擇綜合性能優異的鎳钛(NiTi)合金開展相關研究和應用。
本書以航空航天領域的結構設計需求為背景,通過開展設計需求分析、結構方案設計、材料性能測試、本構模型表征、驅動器設計、結構設計及優化、試驗測試與驗證、産品工程化等環節,提出和發展了針對形狀記憶合金智能結構較完整的基礎理論、設計方法及研制流程;同時,給出了形狀記憶合金智能結構的工程應用實例,包括作者及課題組研制的系列化形狀記憶合金航天壓緊釋放機構、形狀記憶合金航天鎖緊機構、主動變剛度的轉子支承結構、拟橡膠金屬減振器、形狀記憶合金主動阻止裂紋擴展結構、形狀記憶合金均載螺栓等智能結構,以期進一步推動形狀記憶合金智能結構的工程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航空航天、力學、機械、材料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領域結構設計及科研人員參考。
本書已存放學院資料室,歡迎老師、同學借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