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院動态 >> 正文

北航技術助力長征五号運載火箭首飛

發布日期:2016-11-06    作者:     來源:     點擊:

北航新聞網11月4日電(通訊員 賈明順)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天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号騰空而起,成功發射。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長征五号是我國全新研制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無毒無污染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大、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此次火箭研制與發射任務中,我校多項技術發揮關鍵作用,助力長征五号首飛。

航空學院吳大方教授團隊受命承擔地面熱環境測試緊急任務。作為中國最大推力的運載火箭,長征五号尾焰溫度高達3000℃,箭體熱防護問題是保證安全發射的極為關鍵環節。受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邀請,吳大方教授團隊為長征五号熱防護方案的最後确定進行了關鍵性的地面熱環境試驗,對長征五号成功發射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型号總指揮、總師等的高度評價。

宇航學院蔡國飙教授團隊利用多學科優化設計與仿真技術支撐火箭發動機研制。針對長征五号運載火箭的兩類大推力發動機開展了大量仿真優化研究,對發動機系統、旋轉機械和燃燒裝置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仿真,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系統級和部件級的優化研究,并建立了包含設計、仿真、優化和試驗在内的發動機數據庫,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仿真和優化平台,為長征五号發動機研制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全方位保障火箭研制與發射可靠性。從長征五号火箭RMS技術支持,供電系統方案分析,火箭發動機、液壓伺服機構、增壓輸送系統等火箭關鍵系統可靠性評估,到大量元器件鑒定檢測以及海南文昌發射場的整個可靠性設計分析,我校可靠性學院科研團隊承擔了多項關鍵任務,有效支撐了長征五号火箭研制、定型交付與最終發射。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闫曉軍教授團隊研發的智能釋放裝置成功完成預定功能和任務,根據地面多個測控站收到的返回信号,發射過程中,智能釋放裝置各項工作指标正常,成功壓緊工作載荷;在軌後,裝置成功釋放工作載荷,性能表現優異。馬豔紅教授團隊針對長征五号高轉速、高負荷氫氧發動機的嚴酷環境和功能需求,研制了能夠适應低溫環境且具有較強承載能力的金屬絲多孔阻尼材料,設計出用于高速液壓泵的轉子支承結構組件,并完善了有關設計方法,為長征五号發動機減振做出了貢獻。馬宏偉教授團隊針對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氧渦進氣管、氫渦輪進氣管内曾出現了“壓力毛刺”問題,提出了改進設計方案,保證了發動機安全工作。李鋒教授團隊針對發動機熱防護的需求,提出超音速氣膜冷卻的概念,在對噴管加速段型面設計的基礎上,利用渦輪廢氣對噴管進行超音速氣膜冷卻,提高了噴管推力系數,并對噴管加速段進行了有效熱防護。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春信教授團隊針對火箭發動機氧換熱器壓力脈動問題開展了技術攻關,提出了避免氧換熱器出現壓力脈動的技術措施。

……

長征五号的發射成功,樹立起了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裡程碑,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起點。北航人将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創新之路上永不止步。

快速鍊接

版權所有 © 2021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高教園南三街9号   電話010-617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