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19:00,動力學院“航空強國中國心 肆年青春動力夢”2017級本科生歡迎儀式在沙河校區國實四樓多功能廳順利舉行。陳懋章院士,劉大響院士,校學生工作部部長、北航學院常務副書記董卓甯,馮如書院執行院長高靜,士嘉書院執行院長馬銳,守锷書院執行院長李廣玉,院長丁水汀,學院分黨委書記闫曉軍,學院本科教學副院長申秀麗,2017級班主任代表、學院教授李海旺,學院黨委副書記方志,以及專兼職輔導員、2017級全體同學、2018級學生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學院黨委副書記方志主持。
儀式首先由丁水汀院長緻辭。丁院長歡迎2017級同學加入動力學院,感謝北航學院領導老師的辛勤培育;介紹了學院悠久的曆史與發展現狀;對同學們提出三個希望:第一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國際學術前沿構成的“第一象限”,第二是在“品格,專業能力,通用能力”三個維度上得到全面發展,第三是打造屬于自己的三個“朋友圈”,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
董卓甯部長緻辭。董部長首先祝賀2017級學生進入動力學院;其次,他強調同學們進入動力學院,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同學們能早日融入新的學習生活,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做到自豪、自信和自覺;再次他建議同學們把自己培養為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可遷移的全面能力,要學會轉換研究型思維,提升科技實踐能力,提升責任感與使命感;最後,他祝願2017級全體同學在動力學院創造新的成績。
“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發起人陳懋章院士和劉大響院士講話。陳院士指出,創新思維是“理性質疑與批判的思維”,他認為中國學生與英美學生的差距主要在獨立思考方面,要成為一個引領學術發展的創新人才;他分享了自己過去研究壓氣機的工作體會,并總結出“小的創新也能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的體會。最後,陳院士祝願動力學院全體同學能夠在未來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大響院士指出,航空發動機事業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十分重視;航空強國是為了中華崛起,“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的建立是為了鼓勵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傑出人才,他對同學們勇于擔當國家航空動力事業的重擔表示欣慰;他分享了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三段科研工作與人生經曆,一是對殲7發動機問題的研究 ,二是在624所艱苦工作的數年,三是領導殲20項目的數十年,總結了他56年動力人生的感悟:八個字——“誠信、勤奮、團結、奉獻”和兩句話——“仰望星空,放飛夢想。腳踏實地,砥砺前行。”
劉院士向2017級和2018級學生代表贈送圖書《我心飛翔——航空發動機專家劉大響院士回憶錄》。
丁院長為2017級學生代表佩戴了院徽。
李海旺教授代表2017級班主任發言,他表達了能夠經過學院層層選拔成為班主任倍感榮幸,并深感責任重大;希望同學們既仰望星空,以為設計出最好的發動機為目标,又能腳踏實地,從現在開始練就過硬的專業本領和良好的人文素養,擁有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做出貢獻的卓越能力;最後,他表示班主任能夠在同學們需要的時候随時出現、排憂解難,有困難一定要找班主任。
2017級學生代表于豪代表2017級全體學生向全體教師表示由衷的感謝,他說大學生活就像長跑,無論坎坷或是平坦,同學都要努力奮鬥,用汗水澆灌夢想;作為當代北航學子,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畏艱難、勇于創新,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接近空天報國的遠大理想,承擔身為當代青少年的曆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闫曉軍書記向北航學院航空航天大類執行院長贈送了友誼紀念品。
最後,申秀麗副院長詳細介紹了學院本科教學培養方案;方志副書記介紹了學院學生工作情況,并對同學們提出了成長建議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