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聞網12月13日電(通訊員 韓庚)12月11日下午,領航黨建工作坊第七次黨課在沙河校區J0-004舉行。本次黨課邀請到了央視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文為民記者,今年她參與的中央電視台特别節目《大國工匠》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當天她向我們講述她見證的《工匠精神》。
首先,文為民老師向我們分析了她所了解到的大國工匠是什麼樣的人。毋庸置疑幹一行要愛一行,作為大國工匠首先要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她向我們講述了生産殲15艦載機的鉗工——方文墨。方文墨開始時曾遇到過挫折,但他不忘苦練技術。每天磨制零件五六個小時,汗水曾無數次濕透他的衣裳,幾年間磨斷過幾百把锉刀。正是憑借着不懈努力使他的水平超越了機器的精度。其次,要想成為大國工匠必須要有堅持的定力。王亞蓉,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文物修複專家,幾十年從事考古紡織品文物現場發掘,保護研究鑒定工作。她一生緻力于複原古代輝煌紡織技術,使我們重拾文化自信。繼承與創新是大國工匠們的共同特點,方文墨自己改進儀器,獲得多項專利;王亞蓉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北京服裝學院進行織造設計等領域的合作;崔蘊提出了火箭自動對接技術……最後,文為民老師為我們分析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國航天人擁有不甘退後的進取心,注重繼承與創新,時刻将祖國事業牢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