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院動态 >> 正文

北京支部生活:“特色黨課”傳遞信仰力量

發布日期:2016-06-27    作者:     來源:     點擊:

        編者按:6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支部生活》雜志社的官方微信公衆平台“北京支部生活”(微信号:bjzbsh)以《“特色黨課”傳遞信仰力量》為題報道了首都高校大學生的特色黨課活動,其中大篇幅報道了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推出的“動力學生黨員講堂”品牌黨課,北京《支部生活》雜志2016年第6期也報道了該篇文章。這是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打造的“兩學一做”品牌教育活動之一。以下為報道全文:

“特色黨課”傳遞信仰力量

        5月以來,每天都有一批批的首都高校的大學生黨員、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代表,走進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參加首都大學生“憶抗戰、學黨史、強黨性”黨課活動。

        這項被大學生稱為“特色黨課”的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團市委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承辦。黨課活動時間從2016年5月持續到2017年2月。旨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用抗戰精神、紅色基因來增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

抗戰精神滋養大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5月21日,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大學生李明子、朱光懷着崇敬的心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參觀了《偉大勝利 曆史貢獻》主題展覽。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曆史影像,他倆的思緒仿佛穿越到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英勇鬥争驚心動魄的情景之中。

        随後,李明子、朱光和500多位大學生在學術報告廳聆聽了抗戰館館長李宗遠講授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系列重要論述解讀》講座。李館長從解讀偉大的抗戰精神為切入點,講述了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為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正視曆史問題等熱點問題,還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談了對大學生黨員如何學,怎麼做的認識。大學生們邊聽邊記,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愛黨愛國的熾熱情感。

        充分利用抗戰館教育資源,用抗戰精神滋養大學生愛黨情懷,是首都大學生“憶抗戰、學黨史、強黨性”黨課活動的一個主要内容。市委教育工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為更好地激發大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在組織大學生觀看抗戰展覽、聆聽黨史專家講座的基礎上,還要組織開展“學抗戰英烈事迹、做合格共産黨員”征文活動,引導大學生黨員通過征文講心得、悟真理,堅定理想信念。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大學生張聆莉在征文中這樣寫道:“看了革命先烈們英勇抗戰的事迹,對革命先輩們的犧牲精神敬佩無比。同時,這也讓我們銘記落後就要挨打。作為青年學子,我要堅決聽從黨的召喚,努力學習,在投身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綻放美麗人生。”

        為用抗戰史實增強大學生黨員黨性,各高校也紛紛打出自己的黨課品牌。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就推出了“動力學生黨員講堂”。

        “動力學生黨員講堂”改變了以往書記台上講、黨員台下聽的單一形式,按照‘主講、主評、主問’互動形式開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讓普通學生黨員不僅成為黨課的聽衆,而且成為黨課的主講人。”學院團委書記方志向記者講述了最近開展“動力學生黨員講堂”活動時的場景:

        5月28日下午,2013級本科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劉長奇,在“動力學生黨員講堂”上用多媒體課件作了《與時俱進話黨章》主題講座,着重講解了抗日戰争時期的黨章。

        劉長奇講到,抗日戰争期間,面對極其嚴峻的鬥争形勢和極其繁重的黨員隊伍管理任務,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經過讨論,大會最後通過了新黨章。七大黨章在總綱中要求,中國共産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與工人群衆、農民群衆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廣泛的聯系,每一個黨員都必須用心傾聽人民群衆的呼聲和了解他們的需要,并幫助他們組織起來,為實現他們的需要而鬥争。

        講座最後,劉長奇開始與台下師生熱情互動。在回答同學“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問題時,劉長奇說,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我們要像抗戰先輩那樣,無論在順境中還是在逆境中,都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共産主義理想。在時下社會思潮多元化的情況下,更要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曆史進程中發揮青年學生的聰明才智。

        對“動力學生黨員講堂”教育效果,方志這樣評價:“動力學生黨員講堂”以情景互動這一創新形式,重溫那段峥嵘歲月,結合當下社會發展,啟發和引導學生黨員在思想深處産生共鳴,在互動交流中接受教育,使黨課影響力延伸到學生黨員的心靈深處,讓抗戰精神薪火相傳。“動力學生黨員講堂”提升了學生黨員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得到了學生黨員的真心支持和普遍歡迎。

        正是通過弘揚抗戰精神,更多有上進、有追求的大學生彙聚到了黨旗下。 記者從市委教育工委獲悉,目前北京高校共有黨支部1.4萬個,其中教師黨支部5600餘個,學生黨支部7500餘個;黨員總數26.8萬人,教師中黨員比例達到58%,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占到了學生總數的44%。

學先輩争做合格黨員 

        5月15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2015級研究生黨支部的十幾位黨員和積極分子來到大興區壽寶莊蒲公英中學,開展“大手牽小手,共築中國夢”主題黨日活動。他們不僅為孩子們捐助了圖書,還和孩子們開展了“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活動,一起将“心願紙”投入“心願瓶”中,等待10年之後再次開啟。之後,他們還為孩子們上了一次“經濟學小課堂”,向孩子們普及簡單的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學知識,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蔡斌看來,近來大學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積極性空前提高。經過調查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動力來源就是被抗戰英模為民族解放不惜犧牲的精神所感染。一些同學表示,青年學生黨員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的同志告訴記者,“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如今,學抗戰先烈、繼承革命遺志,争做合格黨員,已成為北京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黨組織和學生黨員的自覺行動。

        北京大學黨委提出,依托優質資源,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校黨委書記朱善璐專門講了“兩學一做”專題黨課。強調要把“知”與“行”兩方面工作紮實做好,黨員要做“四講四有”黨員;領導幹部要思考更深入、行動更自覺、作風更優良。

        傳承紅色基因,做合格黨員是北京大學黨員師生的共識。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韓加明老師曾被評為北京市師德标兵。他在參觀體會中深情地寫道:“我參加了院黨委和工會組織的前往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的參觀活動,很受教育。雖然自己以前對抗日戰争的曆史也比較清楚,但是這次增加了不少感性認識。上小學的時候就曾經在語文課本中讀過趙一曼和楊靖宇的故事,這次參觀中看到趙一曼給兒子的信和楊靖宇犧牲時的照片十分感動。我們一定要繼承抗戰先烈的遺志,學好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争做合格黨員,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作出自己的貢獻。”

        6月5日,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參加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碩士班153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時指出,清華大學黨組織成立90年來,帶領黨員和師生員工不懈奮鬥,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突出貢獻,形成了“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深入群衆,團結奮進”的光榮傳統。清華的每位共産黨員都要繼承和發揚學校黨組織的光榮傳統,按照黨章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四講四有”的新時期合格黨員。

        陳旭的親切講解和熱情鼓勵,赢得了在場同學的掌聲和共鳴。同學們表示,一定不辜負黨中央、學校和師長的期望,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認真鑽研業務,争取成為國家外宣戰線上的精兵強将,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自己的力量。

        知行合一,方顯信仰力量。記者從市委教育工委了解到,截至6月8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經貿大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中央民族大學等首都高校上萬名黨員師生和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加到“憶抗戰、學黨史、強黨性”黨課活動中。高校黨組織紛紛圍繞“學抗戰英烈事迹、做合格共産黨員”主題,把學與做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黨員到抗戰館做志願講解員、到社區做志願者、在學校裡開展幫學和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一名名黨員,用奉獻與服務樹立起合格黨員的先鋒形象。

        學生黨員們在錘煉黨性的同時,也給其他學生作出了示範、立起了标杆。中央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研一學生王亞雯,有過在抗戰館擔任解說員的經曆。如今,她常利用學習和生活閑暇時間,向身邊同學宣講抗戰精神和先輩英勇抗戰的故事。王亞雯說,是學生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感染了她。她要向學生黨員學習,用自己的一份光和熱來傳遞信仰的力量。

快速鍊接

版權所有 © 2021  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高教園南三街9号   電話010-617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