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級吳大觀英才班企業導師單曉明專職總師師生交流會順利開展
9月5日上午,2018級吳大觀英才班企業導師、中國航發動研所專職總師單曉明師生交流會在沙河校區主樓F-716會議室順利舉行。參會的還有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副書記方志、專職輔導員胡尋尋、2018級輔導員彭馳,以及2018級吳大觀英才班學生沈天寶、王坤昆、王熙來等參與了此次交流。

首先,單老師詢問了同學們在疫情期間的學習生活狀态。同學們談到他們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學習困難問題,也談到他們在生活方面都較為自律,并保持着良好的作息習慣;在家的這段時間,除了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增多,他們還幫父母承擔了一部分的家務,增進了與家人之間的感情。單老師肯定了同學們在疫情期間的表現。

在提問環節,王坤昆同學提出“中國重型直升機的發展現狀”和“軍用運輸機和民用運輸機的發展現狀”兩個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單老師從我國直升機和相應發動機的發展曆程和國家支持政策兩個方面進行了解答。她指出,我國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基礎研究薄弱、國家前期支持力度不夠是制約我國重型直升機發展的主要原因。她同時指出,近年來,随着國家投入力度的迅速加大,以及基礎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國正在努力開展重型運輸機的研制工作;針對第二個問題,她指出,軍民兩用運輸機可以有條件地互相借鑒,并指出這一領域所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
沈天寶同學提出“航發集團研究所内部的人才構成比例”問題。單老師指出,一般研究所都由不同的職能部門構成,相應的對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以其工作的研究所為例,該研究所由十幾個部門組成,涵蓋了總體部、發動機各主要部件部以及測試等部門,各部門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王熙來同學提出“研究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活動的不同點”問題。單老師指出,高校進行的科研偏向于基礎研究,多是從原理出發而進行探索,研究更具有普适性;而研究所的科研更多的針對具體的需求和問題出發,更偏向于工程應用。最後,單老師提出 “産學研用”的重要概念,将高校的基礎科研優勢和研究所的具體工程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助推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快速發展。
最後,單老師說,航空發動機研發大有可為,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她鼓勵同學們立志高遠,把自己的從業方向與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她說,一株小樹隻有種植在高山上才有更多的機會被人看到,平台很重要,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中國航發的事業當中,在拼搏與奮鬥中,書寫屬于自己的不凡華章,讓人生閃耀璀璨的光彩。

本次交流會讓同學們收獲頗豐,單老師最後鼓勵學生們通過微信群這一渠道積極提出各類問題,在之後的生活中繼續進行交流。